![中欧班列](https://trust-freight.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pexels-guilherme-stecanella-173739360-11056034-1024x683.jpg)
在全球贸易日益紧密的当下,中欧班列作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钢铁驼队,承载着无数的商业希望与经济活力,多年来持续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然而,自 2024 年 10 月中旬起,一则令人揪心的情况悄然上演,让中欧 班列再次成为物流行业关注的焦点。
从 2024 年 10 月 15 日俄罗斯政府通过 1374 号令开始,中国发往欧洲的中欧 班列货物,在途经俄罗斯境内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格检查。大量集装箱被扣押,截至 2025 年 2 月上旬,一些集装箱的扣押时间已超 3 个多月。据不完全统计,涉及的集装箱数量多达 1000 多箱,这一数字背后,是多家物流公司焦急的面庞和受损的业务报表 。根据 1374 号令,俄罗斯大幅扩充禁运清单,将发动机、电动机、特种服装甚至普通男士夹克等商品纳入管控范围,并赋予海关任意截停、扣留货物的权限。
这一举措的影响迅速在物流行业蔓延开来。对于众多依赖中欧 班列运输货物的企业而言,原本顺畅的贸易通道仿佛瞬间被设置了重重关卡。以一家主营电子产品出口的中国企业为例,他们长期通过中欧 班列将产品运往欧洲市场,产品在欧洲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和良好的口碑。但此次货物扣押事件,使得他们的多批订单交付受阻,不仅面临着客户的催促与质疑,还可能因违约而承担高额的赔偿费用。企业负责人无奈地表示:“我们一直看好中欧 班列的时效性和性价比,也借此拓展了不少欧洲业务,但现在货物被扣押,资金回笼缓慢,后续的生产计划都被打乱了,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物流公司更是苦不堪言。一家在中欧 班列运输领域深耕多年的物流企业,其日常运营节奏被完全打乱。一方面,他们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与俄罗斯相关部门沟通,了解货物扣押的具体情况,协助提供各类文件资料以争取货物早日放行;另一方面,面对客户的不断询问和抱怨,他们还要安抚情绪、解释缘由,客户流失风险急剧上升。而且,由于货物长时间滞留,仓储成本也在不断攀升,原本微薄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像湖南某物流公司有 70 个集装箱自 2024 年 11 月 4 日起滞留在斯摩棱斯克,这批原计划供应欧洲圣诞季的服装因 “潜在军事用途” 被扣留,最终错失销售窗口,企业被迫承担高额仓储费用。
从宏观层面看,中欧 班列的这一困境给国际贸易格局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欧洲市场上,许多依赖中国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制造企业,由于进货受阻,生产进度放缓,甚至部分生产线被迫停产。这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可能引发产业链上下游的连锁反应,导致欧洲当地物价波动、就业岗位减少等一系列问题。而在中国,出口型企业同样面临着订单积压、库存增加的压力,一些中小企业资金链紧绷,生存面临考验。
不过,困境之中也孕育着变革与突破的机遇。中欧 班列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本就是一部在挑战中砥砺前行的奋斗史。面对此次俄罗斯方面的严查,中欧 班列沿线各国政府、企业以及相关国际组织迅速行动起来,展开积极协商与应对。2025 年 1 月 9 日,中俄举行紧急外交会谈,部分货物获准放行 ,但仍有大量集装箱滞留。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在会谈前后第一时间与俄罗斯对口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就货物检查标准、放行流程等问题进行深入沟通,力求在保障合理监管的同时,确保中欧 班列的畅通无阻。同时,中国还加大了对国内出口企业的指导力度,帮助他们准确了解管制商品目录,规范货物申报流程,从源头上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沿线各国铁路部门也紧密协作,优化运输组织方案。一方面,通过加强信息共享,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检查风险,让物流公司和企业能够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另一方面,在列车编组、运行时刻调整等方面下功夫,提高中欧 班列在俄罗斯境内及整个线路上的运行效率,尽可能弥补因检查造成的时间损失。例如,一些国家铁路部门采用了快速通关模式,对于符合标准、手续齐全的货物,给予优先放行待遇,大大缩短了整体通关时间。
物流企业自身也在积极求变。不少企业开始拓展运输渠道,在继续依托中欧 班列的基础上,探索与海运、空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结合,为客户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物流解决方案。一些有实力的物流企业还加大了在海外仓储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通过在欧洲建立前置仓库,提前储备一定量的货物,当遇到班列运输受阻时,能够及时从仓库调货供应,满足客户的紧急需求,降低因运输延误带来的损失。
此外,中欧 班列的运营模式创新也在加速推进。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货物全程可视化追踪,不仅让客户能够实时掌握货物动态,也便于监管部门随时了解货物情况,增强信任度。同时,围绕中欧 班列打造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在中国的重庆、成都、西安等始发城市,以及欧洲的杜伊斯堡、马德里等终点城市,依托班列运输优势,吸引了更多的加工制造、商贸服务企业入驻,形成了产业发展与物流运输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展望未来,中欧 班列虽然暂时遭遇了俄罗斯严查货物的波折,但只要各方携手共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优化运营模式、完善协调机制、拓展服务功能,就一定能够穿越风雨,继续担当起国际物流大动脉的重任,为全球贸易的繁荣发展续写辉煌篇章。在这一过程中,物流行业也将在挑战与应对中实现转型升级,迈向更加成熟、稳健的发展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欧 班列将以全新的姿态,再次奔驰在欧亚大陆之间,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源源不断的福祉。